第134章第134章这一家子,没个省心的……
其实迁都一事在朱元璋生前就几次差点摆上议程,不过因为一些意外最终导致没能规划下去。
朱元璋一直有意把京城往北迁移,考察了几个古都大城,最终比较满意的还是西安府。
他也给朱棣和朱高炽透露过这个意思,让他两寻机会往北迁都。
往北迁,朱棣举双手赞成,不过遗憾的是,他和老朱心选都城不一样,他心心念念的还是回他的北平。
并且再次说出那一句后世名言:天子守国门!
大明的皇帝就要有这等觉悟!
朱棣就是那种说干就干的性格,与朱元璋一样,决定的事儿一般人根本拉不回来。任凭朝臣们怎么哭闹抗议,朱棣就是不听。
朝臣们这才发现,朱棣在宣布这个决定之前就把事情安排落实下去了,选址早已结束,施工团队已经到了现场,让钦天监选了个好日子,在永乐五年九月的某天正式动工。
文武大臣们:“。。。。。。”
以前先斩后奏说的朝廷官,可这老朱家的皇帝一个比一个任性,每次有啥决定根本不带商量的,要么已经在做了,要么就快完工了,他们才被通知。
不过到底是被洪武朝‘磨炼’过的文武大臣,抗压力和自我调节力都是顶顶好的。哪怕知道事已成定局,但不妨碍他们时不时跳起来,举起‘反对’牌子向朱棣表达一下他们的意志。
有没有用是一回事,态度要有啊。
朱棣已经练就一双“只要我不想看,就能无视”的慧眼,任凭你跳再高都没用。只要不太过分,朱棣就全部无视。
文臣们大多是‘人精’,在永乐朝适应了几年就大致摸到了点朱棣的底线。只要不蹦跶得太过,朱棣都能容忍,这一点,确实要比阴晴不定难伺候的老朱好上很多。
六部大佬们时常感叹,如今这日子,也不知该说好还是不好。
官场生活看似宽松不少,但条条规规的也更多了。
而且,坐在皇位上的是跟洪武帝一样的铁腕皇帝,有手段有决断,根本不是他们能轻易左右和对抗的。
目前来看,继续老老实实给老朱家打工、为大明做事才是官场升职秘诀。
而且看样子这个‘老实勤奋做官,规矩本分做人’的准则还不止适用永乐朝,等到太子朱高炽登基,也是没有多少能蹦跶的余地。
连续三代皇帝都是铁腕,对大明,对百姓自然是好大于不好。但对官场的人来说,好与不好,就因人而异了。
是人都有私心,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权势欲望影响。
能否控制欲望,坚守本心,让家族后代不被牵连,稳定发展,甚至是越来越好。。。。。。
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如今的大明,是生机勃勃的,让人充满期待。
那些有抱负的读书人,未来必不会缺少大施拳脚的机会。
六部几位大佬齐刷刷轻叹一声气,茶室内,清新又带着点苦涩味的茶香飘溢满屋,表情一如平常,他们各自心中却有不同掂量。
敏锐的人会提前察觉变化,聪明的人会准确抓住先机。
如今,走到这个地位的他们,又该做出什么样的抉择。
在六部大佬们不动声色,一丝不漏地喝着茶,观察着互相眼色的时候,另一边,作为永乐朝新建的机构,也是最接近皇帝的内阁,这会儿聊的也是最近热门话题之二,迁都和航海贸易。
内阁的成员就是高级秘书,不管内阁发展到后面会变成怎样的权利机构。目前来看,内阁这个高级秘书处还是很有存在必要的。
管理一个国家,事情真的太多了。要是真让皇帝一手抓,那各个都要英年早逝,熬夜猝死。
不是所有人的精力都像老朱同志那么彪悍的。
反正朱高炽是举双手支持建立这个高级秘书办的。
初选的高级秘书有朱高炽看上的,也有朱棣觉得不错的。加起来一共八人。有名的三杨,杨荣、杨士奇、杨溥都包含在内。
此时的内阁成员在官场的资历都算年轻,比起六部大佬们,他们还能称一个‘愣头青’。不过,这里面不乏聪明有才干的人。
至于才华。。。。
能进来当然都是才华横溢的。
只是做官看的不是你文采多高。
比如解缙,朱高炽也是没想到,这一世没有搅进争储风波的他还是被朱棣打发去编书了。
原因无他,这解缙实在太不懂做秘书的本分了。
他爹朱棣是什么人,朝堂上那些老资历都不敢轻易指手画脚的人,可解缙也不知怎么回事,不过是被他爹夸了几句,人就飘了。居然敢在整理工作文件的时候参入私心,还大胆地发表高天阔论。
朱高炽都还记得当时他爹看解缙的眼神,那种震惊,仿佛是在说:原来才华和脑子有时候是要分开看的。
朱高炽:“。。。。。。”
然后解缙就被打发去编书了。
永乐大典是一部旷世奇书,朱高炽还是支持它面世的。
就是看样子,解缙还是跟梦里碎片那样,一开始没把这个当一回事儿,态度很是敷衍。
朱高炽懒得去管,被他爹派去搞监督工作的道衍和尚,该提点的都提点了,听不进去能怪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