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甚至偷偷躲在后方的李文忠等人都暗自点头,这一招确实可行。
朱棣却不抱有信心,这位庄得大将如今在平凉卫当指挥,何福又是打败过他的老将,这些人哪一个不能将朝廷军组织有序。
“父皇,那画幕说了,这一招只是用在组织度低下的军队里,何将军率领的军队组织度不可能低。”
【燕王朱棣的目的便是如此,他想引诱朝廷军内部的精骑和长枪兵、士兵等与重装的战车、大盾火器兵出现脱节,因为这些外围的后者在移动的时候速度是比较慢的。
如果真的按照朱棣的预想,这些精骑等脱节了,中军谭渊则会率领一部分精骑冲出,与朱棣本人率领的精骑形成一次夹击。
然而,朱棣的预想落空了,朝廷军那边仅仅只有千余骑兵冲出来和朱棣纠缠了一小会儿,就没了,根本没有大的交战,这真正说明了这次朝廷军在何福、盛庸的率领下,非常有组织度地推进对燕军的追击,且在追击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全方面阵型结构的紧密和紧凑。1
双方一直在僵持拉扯着,燕王朱棣的这一步试探完全没有用,只能启用第二种方案。】
“战场瞬息万变,必须得根据真实迅速做出反应。”朱元璋沉吟道。
坚固的壁垒要如何打破,这是个难题。
【这第二种方案很有可能是朱棣已经预判了第一种方案的失败,而一开始便准备好了!燕王朱棣相当于在面对朝廷军的时候,已经将所有有可能的事情都预判好了。
第一方案的失败打击不到朱棣,因为在面对朝廷军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准备上,燕军也专门对他们的准备进行了准备!
当朝廷的壁垒完好无缺时,燕军迅速做出了改变!燕军由朱能和张辅,这个张辅是张玉的儿子,他们倆组成了一个特殊的战术集群,从燕军的右翼冲向对面朝廷军的左翼。
这个特殊的战术集群是这样的,朱能指挥一万名骑兵,张辅指挥五千名经过特殊训练的燕军步兵,这些燕军的步兵是坐在骑兵的马匹上,相当于两个人骑一匹马。
当朱能和张辅到了战术位置之后,立刻由朱能指挥这些骑兵伺机对朝廷军的左翼发动攒射和攻击寻找薄弱点,同时制造出烟尘飞扬,使得朝廷军视线受阻以此来掩护身在骑兵后方的步兵们。
步兵们抓住这个机会,立刻下马,这个时候我们前面说到的特殊枪械出场了,这些特殊枪械是怎么个特殊法呢?首先这些步兵手持的长枪尖头上带着倒钩和倒刺,长枪的尾端则连着长长的铁链。2
步兵下马之后,由朱能选定一个薄弱的位置,让一部分步兵弓弩手发动火力压制,而定制了特殊枪械的步兵们则迅速进行长枪投掷。
当大量的枪械刺入朝廷军的木质战车上或者勾住朝廷军的重盾上时,燕军步兵或立刻攥住铁链或者用马匹来迅速进行拖拽。】
朱元璋听到这,忍不住出声赞赏:“老四,你怎么想出来这武器的,好好好,如此一来,朝廷军坚固的壁垒大概要被你拖拽出一个缺口。”
朱棣接上道:“这时候朱能带领的精骑便可直冲而入!”
【这一招确实很有用,防御坚固的朝廷军这一方他们的战车和重盾倾倒,壁垒立刻被拉出一个空档。】
“果然!”
武将们不约而同出声喝道!
【这时候朱能的骑射手迅速对准这个被长枪拖拽出来的空档进行一次次的射击,失去的盾牌保护的朝廷军立刻被射死一部分士兵,重骑兵便抓住机会火速实施冲阵。
结果这个战术十分成功,不仅破坏了相当一部分的盾墙,还造成了朝廷军左翼的战线上燃起火灾。
这便是史料上的“反烧其阵”,为什么呢?因为前面我们说过了朝廷军的战车上携带着火铳、铁炮,在纷乱中,朝廷军错误击发误伤自己人导致的后果。3
朱能的突击骑兵成功地突破了朝廷军的左翼阵线,对整个德州兵团的左翼造成了巨大的混乱。
而这个时候,燕王在哪里呢?】
“四哥,你该不会又耍一招深纵迂回突击德州兵团的屁……的后军吧?”朱橚推断道。
朱棣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他此时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因为他突然意识到燕军或许不知道德州兵团的最中间藏了一支战斗力爆表的精骑在其中。
朱元璋也想到了这一点,燕军会被围困吗?四方壁垒形成阻碍,将燕军困杀在其中。
【当然是再一次实施他的拿手绝活“深纵大迂回”,没错,燕王此时带着自己的亲卫精骑从燕军的右翼出发,绕过德州兵团的左翼,朝着德州兵团的后军迂回而去。
朱棣大约是想再一次实施破阵背击,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次的深纵迂回,基本上朱棣和他的二儿子朱高煦一起,但在东昌之战后,朱高煦这些辉煌时刻渐渐被朱瞻基抹去,所以接下来的战役中朱棣的副手我们默认是朱高煦。
朱棣的想法很好,但是,朱棣没有想到他的队友再次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和东昌之战、张玉一样,燕军对战局发生了严重的误判。
谭渊、张武等人遥遥看到德州兵团的左翼阵型大骚动,甚至烟火滚滚,但这烟火其实是德州兵团战车上燃烧的原因,可谭渊、张武等人不知啊!于是他们立刻判定是燕王朱棣本人已经成功地火击、突破后军。
两次同样的误判,究其根本原因,我个人觉得是燕军们对燕王朱棣本人实在是太过自信了,但也难怪,朱棣本人真的确实非常有优秀,永乐大帝不是盖的,他是文治武功都非常出色的人,大概和唐太宗李世民有得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