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让他们去供孩子读书,是供不上的。
因此。
每次一下学。
村子里就热闹得不行,家长们询问孩子今日都学会了什么字。
有那念得出来的,自然大受夸赞,还能有糖吃。
那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来一个字的孩子,保准得到一个大逼斗,几句怒骂,瞬间没了精神。
一时间村里好热闹。
霍母在旁边看得悻悻的。
“九月啊,村里人不少过来问我自家孩子读书行不行。”
“我哪里知道这事啊。”霍母也有属于她的苦恼,招待客人招待烦了。
秦九月半眯着眼,“这是正常的,等时间长了,大家意识到读书是一件困难且艰辛但高回报的事,就会慢慢冷静下来。”
“娘你只管让他们知难而退即可。”
“你就说,背诵完十本书,就入门了。”
霍母听得目瞪口呆,“这如果可以的话,我试试。”
“你就说,那是县衙里县令大人公布的,读书人都背这些书。”
霍母点头。
之后的孩子家长们找到霍母,霍母就把这句话应对了出去。
“十本书?那么多?”
霍母一脸无奈,“我也不懂啊,只知道那些读书人都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每日背诵这些书,应该是很重要吧,不然为什么背?”
说话的妇人讪讪地笑,“我还以为读书很容易呢。”
“我看长安都没怎么读书就考上了第一名。”
“是啊,这次我们全县有三十个秀才,还是挺容易的,毕竟县城里读书学子好像也只有几百个。”霍母煞有其事地点头。
妇人一口气没提上去。
她总觉得霍母这是反话。
旁边那些跟着凑热闹的长辈们听了这话,也算是从激情中回过神来了,也是啊,读书人哪里有那么容易,秀才也不是那么好考的。
“要我说,长安可是很努力地在读书。”
“对啊,之前他年纪小,每日都去镇上,没有一日耽搁的。”
“对,家里还有他专门的书房,那一柜子书,看着就不少。”
村民们不好意思去霍长安的书房里,不过能在窗户外看看。
有人帮霍长安说话,这依次就都跟着开口了。
“没错,长安读书都好几个年头了,以前大家还以为他是读着玩的。”
“这不是霍嫂子你说他就识识字么。”
“也是孩子自己能干。”霍母心想,当初霍家的条件,她不这么说,村里人怕是会觉得她好高骛远说闲话,尤其那时候家里还没有成年男子了。
不管怎么说。
村里读书热潮的事虽然闹起来了。
但真正愿意下定决心送孩子去念书的人家不多。
但也有极少数长辈专门找过霍长安询问他具体情况。
霍长安对这些为孩子考虑的长辈们都说得比较真诚和精细,涉及到方方面面,耗费的银钱数量等等。
这些事让村里的老人对霍长安的印象更好。
此时。
秦九月终于收到了霍长明的回信。
信里霍长明告知,他刚完成任务回到府城,就被昭王安排着要进京。
并且,昭王安排了人过来接秦九月,昭王等人决定让秦九月陪同昭王一起进京。
秦九月听明白了霍长明的意思,自己这算是成了昭王的幕僚。
不过,当初她在府城竭尽全力救人时,心里就有准备了。
她跟昭王算是站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