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席间仍能稳坐的大多是女眷。
他们在觥筹交错之间,已然是醉眼蒙眬,神识飘渺。
此时,俞家三爷借故离席,只言西庄有事亟待处理,便匆匆离去。
今日俞老爷心境畅快,酒过几巡之后,更是不拘小节,哪还顾得上这琐碎之事。
自从俞老爷身体欠安以来,外院诸般事务便交由俞三爷打理,无论是今日此处的小风波,亦或是明日彼处的小状况,皆是家常便饭,众人早已习以为常。
席上几个妯娌也稍稍饮了几盏,待俞老夫人离席后,她们避开年轻一辈,低声细语起来。
三夫人率先开口问道:“给十二郎挑选媳妇的事情进展如何了?”
三夫人与四夫人走的密,知道十二郎的事一直没定下,此问实则想探听些内情,毕竟最终拍板还需家中长辈点头同意。
五夫人闻此话题,亦来了兴致,她始终揣摩不透俞修的心思。
眼瞅着九疑离府已二十多日,而俞修那边却依旧如常,这让她也不得不盘算起来。
“还能怎样呢,自然是多看看。”四夫人双肩微微下沉,言语间,手指不自主地在扇骨上轻轻敲击,“自修儿提出他的要求后,我心里大致有了方向。”
五夫人轻笑一声,好奇询问:“他有什么要求,不妨说来听听。”
“倒也没提什么特别的,只强调品性纯良。”四夫人答。
五夫人进一步追问:“对相貌就没有要求?”
“这倒没细说,只说得看得入眼。”四夫人道。
五夫人听罢心中暗自琢磨,觉得俞修大概是读圣贤书读得过于痴傻,世间能入眼的女子何其之多,而品性纯良这一点更是难以轻易界定,有些女子表面名声在外,一旦娶进门,才知真实面目。
其实,在五夫人看来,那闻家十七娘就十分不错,姿容端庄秀丽,性情温顺,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范。
“我看呐,十二郎无非是希望家宅安宁。”三夫人言语中虽未直说,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待媳妇熬成婆,还得被上头那位压着。
见二人沉默不语,三夫人稍作停顿,转头看向五夫人,道:“说起这个,你家十三郎也该考虑婚事了,待十二郎这边定了,十三郎的事也能尽快安排。”
然而,这正是五夫人最不愿触及的话题,只要谈及俞修,就无法绕开俞十三,毕竟兄弟俩一般大,几乎任何事会被放在一起比较。
更为要紧的是,四房乃俞老夫人的嫡脉,五房却是庶出。
然而,不论庶出与否,本当一视同仁,共同为兄弟俩的亲事奔走操劳,偏上房的人就当没俞十三这个人一般,从未提过要给俞十三相看。
“不急,我家健儿此刻还是以读书为重。”五夫人神色间闪过一丝躲闪,每当此时,她便暗自咬牙,若当初能对俞十三严加督促,年初院试也不至于落第。
倘若他能顺利过关,哪怕不能如俞修般荣膺案,也能给自己脸上增光,不至于如今处处显得低人好几头。
但她心里明白,照俞修那些要求,怕是不打算寻个门户多显赫的女子。
而只要她的健儿接下来能更争气些,再觅得一门好亲事,这局面未必不能反转过来。
三夫人见状,也就不再追问此事。
直至夜已过半,众人才各归各房歇息。
六娘困倦朦胧之际,耳边传来三夫人的低声细语:“我左思右想,闻家七郎最为合适。人嘛,低调寡言,虽去年乡试未中,但他才十九岁,何愁没有锦绣前程。”
闻家男丁稀少,女娃接二连三降生,难得几年才有男丁降临,但闻家这一支还算高产,总不至于后继无人。
三夫人瞧见六娘迷糊地坐在榻边,遂唤了人去打水,复又坐在六娘身侧,谆谆不倦道:“娘是觉得两家离得近,且我们与闻家九房素有交情,你若嫁入闻家五房,日后必有人照顾你。”
“不过有一件事,那闻七郎明年就将及冠,闻家希望尽早定下婚事,待冠礼过后即筹备婚礼。”
六娘闻此言,顿时清醒不少,因之前母亲曾说要留她到十七八岁再出嫁,如此算来,她及笄之日恰好临近闻七哥及冠之时,又怎能等到十七八?
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是她能够左右。
但其实,她一直觉得闻七哥人挺好的,三夫人也曾多次提及此事,只是始终未能敲定。
三夫人见六娘神态渐醒,又接着说道:“倒也不是寻不到更好的人,重要的闻家也在昆山,在这地界,谁也不能欺负了你。”
六娘正欲回应,忽听得一阵由外至内的门扇撞击声,直到里间这扇门被猛地推开,母女二人皆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动惊住了。
只见来者气喘吁吁,重重跪倒在地,头颅磕在地面出一声脆响。
“三爷出事了!”
喜欢九疑赋请大家收藏:dududu九疑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