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趣中文>重生庶子的推荐 > 第275章 会试十(第2页)

第275章 会试十(第2页)

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精彩绝伦,深刻的思想如璀璨星辰,巧妙的行文似灵动游龙。

欧阳修再次展开苏轼的文章,一边读一边赞叹:“你们看,这文章,立意深刻,行文流畅,真乃佳作啊!”

连他这位主考官都不禁为之侧目,在论这一项目上,毫无悬念地排名第一。

只是在经义部分,或许是一时疏忽,被扣了一题的分数。

而他所作的诗和赋,同样尽显才华,排名第二。

综合下来,本被推选为会试第二。

韩绛微微点头道:“苏轼之才,确实不可小觑,虽经义有小失,但瑕不掩瑜。”

章惇的答卷同样出色。论虽没有苏轼那般出彩,但经义满分,诗赋亦是最上等,那篇策写得极为精妙,排名第二。

梅挚皱着眉头说道:“章惇的答卷也十分优秀,经义满分,策论也出色,第二名之争,确实难断啊。”

几位副考官对于第二名的归属,争论不休。

王珪捋着胡须缓缓说道:“依我看,章惇经义与策论俱佳,或许更适合第二名。”

范镇却摇头反驳:“苏轼之才,大家有目共睹,论这一项优势明显,不应因经义小失而被排后。”

甚至有人打算将苏轼的卷子往后排。

欧阳修却对苏轼欣赏有加,他站起身来,神色坚定地说道:“诸位,苏轼之才,如璞玉浑金,虽偶有瑕疵,但光芒难掩。我们选拔人才,不能只看一时之失,而应着眼长远。苏轼的文章,有独特的见解与才华,将来必能为朝廷做出大贡献,第二名非他莫属!”

在他的力排众议下,坚定地将苏轼定为第二名,章惇为第三名。

窦卞排名第四,他的答卷在各个方面都亮点频出。虽没有单项成绩特别突出,但整体实力均衡,凭借扎实的功底,在众多考生中稳稳占据一席之地。欧阳修看着窦卞的卷子,点头称赞:“此子功底扎实,日后必能稳步前行。”

罗恺排名第五,答题时展现出独特的思维方式,对考题有着独到的理解与把握。他的答案,犹如在常规路径中开辟出一条蹊径,让人眼前一亮。

梅尧臣不禁笑道:“这罗恺,倒是有几分奇思妙想,不落俗套。”

苏辙,作为苏轼的弟弟,同样才华横溢。此次会试中,他挥稳定,排在了第六名。他的文章,有着苏家兄弟特有的才情与思想深度,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智慧,让考官们印象深刻。

王珪笑着说:“苏氏兄弟,果然皆是才俊,一门双杰啊!”

徐坤排名第七,在经义、诗赋等方面都有着不错的挥。平日里的积累,考场上的沉着应对,让他取得了这个令人满意的成绩。

韩绛评价道:“徐坤稳中求进,是个踏实的孩子。”

张载排名第八,他的答卷中,透露出对学问的严谨态度。对于考题的分析与解答,丝丝入扣,展现出深厚的学识素养。

范镇点头道:“张载对学问的钻研精神,值得赞赏。”

程颢、程颐兄弟分别排在第九和第十名。二人的学问向来为人称道,此次在会试中,也充分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学。

他们的文章,蕴含着对儒家经典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彰显着深厚的学术功底。

梅挚说道:“程氏兄弟,日后必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

大周朝在确定初步结果后,有礼部官员会将考生的试卷、成绩、名次等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形成详细的报告。

报告中通常还会包括考试的基本情况,如参考人数、录取比例等,以及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和评价等内容。嘉佑六年会试进士科参考举子o万人,录取名额三百八十八人。

礼部作为会试的主持者,会对整理好的省试结果进行严格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试卷的批阅是否规范、成绩的计算是否准确、名次的排列是否合理等。审核无误后,礼部会将结果呈递给宰相机构。

政事堂在接到礼部上报的省试结果后,会进行进一步的复核。

复核过程中,宰相及相关官员可能会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如是否有遗漏的人才、是否存在特殊情况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皇帝会亲自审阅省试结果,包括考生的试卷、成绩和名次等。

皇帝可能会对一些优秀的考生特别关注,或者对某些名次的排列提出自己的意见。

在审阅过程中,皇帝还可能会与宰相及其他大臣进行商议,最终确定省试结果是否有效。

如果在上报过程中或皇帝审阅后现有争议的情况,可能会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复核。

例如,考生对自己的成绩或名次有异议,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申诉,相关部门会进行重新审查。如果现考官在阅卷或评定过程中有违规行为,也会对结果进行重新评估。

会试一个月后,众位考官将录取最终名额以及上榜考卷上呈礼部以及政事堂,最后由嘉佑帝和相公们核实会试结果。

这次会试结果,嘉佑帝和诸位相公倒是没什么异议。

反倒是徐子建的《平戎策》在政事堂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日,政事堂内气氛热烈。宰相韩章坐在主位,神色凝重。

副相文彦博手持徐子建的《平戎策》,兴奋地说道:“诸位,这徐子建收复河湟的计划,若能施行,对我朝边疆局势大有裨益啊!”富弼也点头称是:“不错,此计若成,西夏便不足为惧。”

然而,韩章却摇头说道:“文相、富相,庆历年间,我大周朝损耗太多,如今正是需要休养生息之时,不应轻启动边事啊。一旦战事开启,百姓又要受苦,国家财力也将吃紧。”

副相申时宁也附和道:“韩相所言极是,边疆安稳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国内的实际情况。”

几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最终,还是要等嘉佑帝定夺。

而这场关于科举结果与边疆策略的讨论,还在继续,它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大周朝的朝堂之上,激起层层涟漪,影响着这个国家未来的走向。

喜欢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请大家收藏:dududu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