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说到最后,伏地大哭,说自家老父病后只能躺在床上,还被工部的人询问,回想这些年患病的经历,险些心智断绝,意图自尽,好在发现得早,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什么,竟有此事?”皇帝这下坐不住了,既然是太子安排工部的人干活,那这事也要牵连到太子了,刚才的事还好说,可差点逼死官员父亲,不管是什么原因,对太子都极为不利了。
工部的人见状感觉不说不行了,急忙开口:“回陛下,此事绝非如孙御史所说,太子殿下之所以……”
“召太子过来。”皇帝打断了工部侍郎的话。
太子很快就到了,直面御史的弹劾,得知工部的人去询问病患,竟然差点害得人自尽,心头一跳。
见御史把这事扣在他头上,太子慌乱之余又有些庆幸,还好对方不知道这事是裴清导致的,不然……
太子有自知之明,这事落在他身上不过是被训斥一顿,再严重点就是闭门思过,可落到裴清身上,那就没有这么容易过去了。
尽管太子很注意控制面部表情,可还是让不少官员看出端倪,这事似乎还有问题。
皇帝也看出来了,没有问太子,转头去问了工部官员,工部这下也知道,再不说,问题就大发了,只能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得知这后面还有个裴清,尤其是工部官员之所以会去问病患,也是裴清嘱托的,御史脸色又是一变。
直接弹劾起了裴清,不光是这件事,还牵扯出了裴清没有说补碘过头会导致什么后果的失误上,言外之意就是裴清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失误了。
上次险些就铸成大错,好在陛下让他弥补了,可也让京都商户受损,而今又弄出这件事来,若不是他观察细致,又是一桩大错,再让裴清如此无所顾忌下去,以后还不知道弄出什么大错呢。
立刻又有人站出来,表示要清查裴清之前做出来的所有新鲜玩意,看看是否有什么后患没有发现,亡羊补牢,犹时未晚。
好几个世家出身的官员站出来表示赞同,甚至还说裴清以后要发明什么东西,必须先在官府备案,让朝廷实验确定无误后,才能考虑推广使用。
事情进展到这里,其实已经和御史最开始弹劾的事情无关了,而是变成了一场围猎。
围猎对象就是裴清,裴清觉得自己其实没有弄出什么东西,都是需要的时候才想起来,可是在世家看来,裴清简直就是个宝库。
他们也是偷偷的查到了,原来那所谓的皇室秘药,压根就不是皇帝的,而是裴清从梦中找到的方子。
而他们还打探到,大蒜素不光是有液态的,裴清还弄了一批粉末状的大蒜素去军中,这粉末能放多久他们不知道,可既然能提前制备好,随军一起走,那存放时间肯定也不算短。
就裴清现在拿出来的东西,就足以让一个世家延续个百年,这才过去了多久,若是时间再长点,他能拿出什么东西来,这就让世家们很心动。
一个活生生的,会自动增加财富的宝库,谁不想分一杯羹呢。
只是之前没有机会,而现在,眼看有机会了,那还不一起动手,不然错过这个机会,不知道要后悔多久。
其他朝臣都感觉到了不对劲,事情发展得太快了,可是此时有点墙倒众人推的味道,其他想帮忙说话的官员人数比不过斥责的官员,一时间,朝堂上纷纷攘攘。
太子也看出情况危急,求救般地看向皇帝。
而皇帝看着朝堂上世家出身的官员发声,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内侍去把裴清喊过去。
裴清看太子被召过去的时候还没有多想,结果轮到他被喊过去,就感觉到情况不对,询问内侍发生了什么事。
内侍也得到了皇帝授意,将事情的起因给裴清说了个清楚,裴清才知道是去问话的锅,只是这锅真是来得猝不及防啊。
裴清走到殿外,殿内还一片喧闹,有些朝臣注意到裴清过来,都对着裴清指责起来,左一句斥责,右一句恐吓。
如果站在这里是个实实在在的十五岁少年,面对众多朝臣的指责,恐怕早已头脑空白一片,完全不知道要做什么反应。
但是裴清对于这些话全都充耳不闻,左耳进,右耳出,站到殿上,环视一圈,最后对上了最开始弹劾他的御史身上。
宋新,这个名字在原文中落墨很少,却也是引发大皇子和太子之间矛盾的点。
对方是大皇子的人,为大皇子冲锋陷阵,因为御史的身份,不断弹劾太子手下的下属,属于大皇子一派战绩突出的一员。
不过最后却反而让大皇子一党失利,因为对方身上有一个巨大的污点,对方号称侍父极孝,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亲力亲为。
可谁知道,他只是做个表面工夫,其老父光鲜的衣着下,身体早已破败不堪,一身褥疮,活得苦不堪言。
其实宋父早已活得差不多了,只是宋新为了孝子身份,加上丧父要丁忧,守孝三年,就一直用药吊着宋父的命。
宋父一开始被他照顾的时候还好,虽然觉得儿子粗心大意的,但也是对他孝顺,他应该欣慰。
可后来发现宋新的真实目的后,渐渐就生出了恨意,越是在病床上痛苦,对儿子就越恨,因为宋家其实是有钱给宋父雇下人照顾他的,可宋新为了展示他的孝顺,也要展示他的清廉,硬是要亲力亲为,可这亲力亲为又偷工减料。
到了后来,宋父偷偷写了一张揭发信藏起来,试图找到合适的人送出去,只可惜一直没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