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趣中文>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红甘泉 > 第 98 章(第3页)

第 98 章(第3页)

弘晙糊涂,直觉里面有事儿,可他发现玛法的情绪不对,也没问。

“玛法放心,弘晙记得,范文程先生是大清的大功臣。”

“玛法,你还没说完八股科举。”

亲玛法……心头一哽,什么感伤感怀的情绪都没了。

皇上不乐意搭理在“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小孩儿,让他自己看书,自己琢磨。

弘晙阿哥皱巴小鼻子,不想去找也可能会忽悠他的

老师们,想起阿玛在信里的嘱咐,直接去了扬州的十大书院之首,安定书院。

安定书院,扬州最好的书院之一,当今天下最负盛名的书院之一,各地方各学派的大儒云集,天子学子更是数不胜数,科举考试也是人才辈出。

始建于北宋年间胡瑗先生的讲学旧址,重修于康熙元年,适逢监察御史来扬州巡视两淮盐政,对北宋时期的大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大教育家,胡瑗先生非常推崇,就将胡瑗木主置书院堂内,改“泰山书院”为安定书院,并为书院题写“安定”院额。

扬州有了安定书院,并且越来越兴旺,几代书院掌院都是名家大儒,文风鼎盛,引领江南学坛。

到了康熙四十四年皇上南巡,驾临安定书院,心里喜欢,直接赏赐一副“经术造士”匾额给了书院很高的荣誉,更是让安定书院誉满天下,天下读书人莫不向往,想当然,安定书院的浩瀚藏书,也是天下一绝。

弘晙阿哥带着“自己琢磨”的任务,领着人来到位于三元坊的安定书院,首先被书院里,完全不同于国子监,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学风,气氛,所吸引。

进来就是胡瑗先生的塑像和碑文,文采风流地讲述安定书院的由来。

胡瑗先生世居陕西路安定堡,且教书育人,传孔孟衣钵,当苏湖文坛领袖,学者咸称“安定先生”;胡瑗先生当年手植的一株银杏树,承负

千年风雨的荡涤,见证千年沧桑的变迁,依旧执着地坚守,每年硕果累累……

弘晙阿哥领着人围绕大银杏树转一圈儿,继续参观。

前后三进的大院子,白墙青瓦,建筑是江南风格的精致,营造出一种精细厚实的书院风,环境是江南小桥流水的优美,每一幅图、每一块匾、每一副联……都是内容简单且丰富,值得细细品味、慢慢咀嚼……

回廊相连,四角飞翘,形似蝴蝶的蝴蝶厅;建环碧亭、辟荷池、架板桥,具园林之胜的东执事厅;挂有指路功能的对联,向北仰视,泰山顶上岳武穆祠巍然;向前探寻,蝴蝶厅内胡安定像凝重的,书院前厅……

庭院深深,花木葱茏,读书声琅琅,一个个身穿学生袍服的学子们也好似浸染书院浓郁的儒风学气,古老学堂的悠长韵味,身姿挺拔,气质清华,浑身诗意盎然。

弘晙阿哥看得入迷,被几声呼唤喊回神儿。

“小公子,小公子?”

一个大约二十来岁的年轻学子站在他的不远处,赵知,魏珠等人等好像很奇怪地看着他。

弘晙阿哥环视一圈儿,发现其他人都该做什么做什么,都没有注意到他,只有这位,远远的冲他呼喊。

装模作样的其他人,他们也想喊啊,他们不敢。

弘晙阿哥疑惑地走到他跟前,很有礼貌地问道:“你好。”

年轻学子笑着回答,“小公子你好,可是来找掌院?”

掌院?昨天

玛法召集扬州文人饮宴,书院里的几位大儒都见过他。弘晙阿哥微服私访,不找他。

“不找掌院,要去藏书楼。”弘晙阿哥指明要去藏书楼,丝毫没想到他一个六岁的小娃娃能不能进去的问题。

那位年轻学子登时想笑,在小四阿哥身边人的瞪视下,使劲儿忍住。

虽然是身穿扬州当地风格的便服,可是,听听这说话的语气,瞧瞧这俊俏的小模样,这身气度……就是没有掌院的交代,他们也都猜出来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小四阿哥。

“小公子要去藏书楼,我带你去。”

“我叫杭世骏,字大宗,是书院的学生,小公子称呼我大宗即可。”

弘晙眨巴眼睛,发现他眉眼间有股傲气,身上都是善意,立马乖巧地喊一声,“大宗哥哥好。谢谢大宗哥哥。”

“大宗哥哥在安定书院学习很多年吗?考过科举了吗?”

弘晙因为杭世骏的出现,有了更好的主意,科举好不好,直接问考科举的人啊。

杭世骏对他的问题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两个人一路交谈,甚为“投机”。

弘晙了解到,杭世骏自幼家境贫寒,勤奋好学,家里穷买不起书,偶尔过访友人馆舍,见异文秘册,就端坐那里默默记下其中要点,用功之勤,可见一斑。

他还经常向他人借书阅读,并与同乡梁诗正、孙灏、严在昌等人组织读书会,互相讨论学术问题。

当然,他也是学问

好,但是考了两次乡试也没考中秀才的一个典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