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趣中文>首楞严三昧经真实功德 > 第六十三讲(第2页)

第六十三讲(第2页)

这个时候如来再一次取来这个宝叠华巾,又把它绾成一结,重复地问阿难:那么这是什么呢?阿难大众又回答说:这也是结。如是地伦次,“伦次”就是先后的次第,由第一个结、第二个结,第三、第四乃至于总共成就了六个结。而这六个结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句话很重要!“一一结成”,是次第所成。我们的烦恼不是突然间出现的,它是一层一层,就像灰尘一样,你去年的灰尘跟前年的灰尘那是有层次的。所以我们在擦玻璃的时候,是先擦外面的灰尘然后越擦越里面。我们对治烦恼也是这样,你所对治的第一个一定是表层的烦恼,然后中层的烦恼,最后深层的烦恼。因为它刚开始形成的时候就不同。

这个地方次第结成以后,佛陀每次都拿手中的结来持问阿难,阿难尊者也都一一地回答,“此名为结”。这一段等于是把众生形成整个结扣的过程作一个说明。

这个所表示的法,我们根据蕅益大师的注解简单地说一下。这个地方有三个重点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个,就是这个宝叠华巾,它的本质是棉花所成。这棉花当然没有相状。那么棉花表示什么呢?表示六根的根性,也就是我们说的如来藏妙真如性,我们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清净的本性,是圆具无量功德的。这个是宝叠华巾的本质,就是棉花。

第二个,把这个棉花做成了线,然后左右地编织成一个毛巾。这个毛巾是什么呢?毛巾就是表示阿赖耶识。因为它是一个生灭与不生灭的和合,就表示左右的交叉所成。这是我们众生所具足的非常微细的一个烦恼,阿赖耶识。

第三个,阿赖耶识当中,再依止这个毛巾再打成六个结扣,就表示我们众生的前七转识向外攀缘的烦恼,表示六识的爱取的烦恼。

所以先你要清楚,众生的烦恼是怎么形成的。烦恼是由一念的清净心,然后一念妄动变成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再继续地动下去,变成第七识;再动下去,就前六识。烦恼的形成是由细而粗,而对治烦恼是由粗而细。这个地方先清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们看“明示结同”。

佛陀把这个巾打完以后,说明这个结扣所依止的是同一条毛巾。

佛告阿难:“我初绾巾,汝名为结。此叠华巾,先实一条,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复名为结?”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叠华,缉绩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惟,如来一绾得一结名,若百绾成,终名百结,何况此巾只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来,只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为结?”

这个地方有一段佛陀跟阿难尊者的相互对话,我们看经文就清楚。

佛告阿难,说我最初绾成第一个结扣的时候,你说这叫结,而这个宝叠华巾,实际上它的本质只有一条,但是在这一条当中,它却可以出现第一个结、第二个结、第三个结。那么为什么在第二、第三个结出现的时候,你又称这个叫结呢?第一个叫结,第二、第三为什么也叫结呢?

阿难尊者就白佛陀说:世尊!这个宝叠华巾是由很多的棉线缉绩成巾,是左右交加编织而成。这个华巾虽然本体只有一个,但是如来因为有左右的交加而成为一个结。假设你百次地交加,就形成百结。何况这个华巾只有六个结,也不是七,也不是五。那么为什么如来只允许初结,而不允许第二、第三结的出现呢?

这一段经文当中的对话,古德说其实佛陀是在明知故问。你打第一个结是结,那么第二个结也是结。明知故问,主要就是要阿难尊者从这个事相因缘当中能够明白、回光返照,众生烦恼的形成是有次第的。同样一条毛巾打成六个结,绝对不可能同时出现,你一定是先打第一个结,然后再打第二个结,然后再第三个,第四、第五、第六,次第完成。

当然这个地方,本经的主要意思是在强调六个结是同一个体。这六个结依止同一个体表示什么意思?我们前面说过,“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为什么?你看有些人他用眼根,他整个注意力在眼根,他看到什么色尘,他就观察这个色尘是虚妄,从眼根当中回光返照而回到他的见性。有些人从耳根,他听到声音的时候,他知道这个声音是生灭的,那么回光返照,“反闻闻自性”而回归到他的闻性。

为什么从眼根进去,从耳根进去,最后把心带回家的时候,两个家是完全一样?六根不同,刚开始修行不同,你看他一天到晚拜佛,你一天到晚持咒,他一天到晚念佛,方法不一样,但是三个人成就以后完全一样!因为我们所对治的烦恼,到最后都回归到这一条毛巾,都是依止一巾所成,都是依止一念心才会有烦恼的。

所以这个地方已经把六解一亡的观念慢慢开显出来。这个地方先开显这个相同点,就是烦恼的相同点:从理上来说,六个烦恼是同一心而成。下一段就讲到事相的差别,“从同而异”。

佛告阿难:“此宝华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是同,因结有异,于意云何?初绾结成,名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结生,我今欲将第六结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纵我历生尽其明辩,如何令是六结乱名?”

前面的一段是把众生六个烦恼的结扣会归到一念的妄心,所有的结扣都是依止华巾而成,这个是从理体上来说的。这以下是说,华巾的六个结扣却是历历分明的,不能有任何的差错。这个是约事相来说的。

佛告阿难:这个宝叠华巾,你已经知道,事实上它只有一条,但是当我次第作六绾的时候,就形成了六个结扣的相貌。你应该从这样的一个事相因缘当中,好好地详细观察,说是巾体是相同的,但是所成就的结扣却是有前后的差异。那么你的意思如何?当我最初绾成结扣的时候,名第一结,乃至于我最后绾成的时候,叫做第六结。那么阿难尊者,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假设我现在要把最后绾成的第六结的名称改成第一结,我说这个第六结就是第一结,这样子可不可以呢?把第六跟第一的结扣的名称相貌对调,可不可以呢?它们有没有相同点呢?

阿难尊者说,这是不可以的。因为这六个结时间点不同,第一就是第一,第二就是第二……第六就是第六,你不能错乱的。那么阿难尊者回答世尊说:“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这个六结的形成,是次第而成的,并非同时,所以这个第六结的名称绝对不能够变成第一结。纵然我阿难以我多生多劫所栽培的种种的智慧跟辩才,也不能够使令这六个结扣的名称、它的相貌产生前后的颠倒错乱,这是不可以的。

理上来说,六结是依止一念的妄心而成;同样依止一个妄心,事上来说,这个六结却有前后的差别次第。我们把这个次第简单说明一下。

假设我们从耳根上来说,耳根的六个结是动、静、根、觉、空、灭。

动、静,就是色阴,最粗的,就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种种的色法,如果表现在耳朵就是音声:动、静。如果是眼根,我们前面说过,眼根是什么?就是明、暗。如果是意根就是生、灭。“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后面会讲到。动静二结所产生的是色阴。我们一个人为什么会有色身呢?因为我们耳根经常随外在声音的动静的相貌不断地变化,变化久了以后,我们的身相就出来了。所以我们要破色阴,就破除耳根的动静二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三个,根结,根结所带动的是受阴,因为有根结的因素,产生很多的感受。第四个,觉结,由觉结产生了想阴,就很多不同的想法。第五个,我们因为有空结的关系,就产生了行阴,有很多的造作迁流。第六,因为有灭结的关系,而产生了识阴,产生心中的了别。所以,这六个结有它对应的五阴的果报相,这个地方是不能错乱的。

我们看第四段,“结示异同”。

佛言:如是!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

前面佛陀都是由阿难尊者来回答,明知故问,由阿难尊者回光返照。阿难尊者回答以后,佛陀要作一个印证,说“如是”,你回答的前面的问题都是正确的,六个结扣的确是不同。但是“循顾本因,一巾所造”,如果是从理上来说,我们追究它的最初的原因,完全是一巾所成,动、静、根、觉、空、灭是一念的攀缘心所成,这个是它们所依止的共同点。但是它们的差别相呢?“令其杂乱,终不得成。”它们的差别,是有它的次第的,不能错乱的。

所以,一切诸佛出世,宣说五阴一定是由粗到细,先讲色阴,再讲受阴,再讲想、行、识。这就告诉我们,要破除烦恼,一定先破色阴、再破受、再破想……没有一个人能够越等级的。因为它形成的过程是由内而外,你要破坏烦恼,一定是由外而内进去的,这个是不能够改变次第的。

这个地方等于是总结。

我们看最后的“以法合喻”。

则汝六根,亦复如是,毕竟同中,生毕竟异。

这个六根,诸位要知道,蕅益大师再三强调:这个地方的六根不是六结!六根门头当中每一个根都有六个结,你不管从哪一个根(我们下一堂课开始讲二十五圆通)观照进去,你都要经历六个结。

所以这一段的消文是说,则汝六根门头当中所形成的六结的道理亦复如是。它是怎么回事呢?是“毕竟同中”(它们都是依止一念的攀缘心所成,叫“毕竟同”)而生起“毕竟异”,但是形成结扣的过程却是有前后的清楚的次第,有它的共同点,有它的差别相。

这个地方,其实佛陀从一个凡夫的迷真起妄带动的六结,已经把理跟事露出一个消息出来。我们把它作一个总结好了。

楞严王三昧这个空假中三观,它的所观境是六根。你在观六根的时候你要知道,六根的相同点是它的根性。为什么修行人越修行,到最后个性会越来越接近?你看世间人,越攀缘,那个我相人相越对立。你看凡夫,他从年轻到老的时候,人跟人之间差别越差越大。你看刚出生的时候,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到了八十几岁的时候,两个人没办法相处了,越老越难相处,差别性越来越大,因为他向外攀缘嘛。向外攀缘,他的性格、他的想法就越差越大。修行人不同。修行人啊,欸,你刚出家的时候,你跟我不太一样,我跟你也不太一样;但是修了三十年以后,两个人差不多。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在回光返照,大家都在把心带回家。所以你觉修行人啊,越修行,他的心性越差越少,越来越淡薄。

所以,六根门头的相同点,就是它的根性,就是一念的清净本性是相同的,当它回光返照的时候是相同的;但是他在向外攀缘的时候,那就各式各样,五阴的相貌就产生了。就是我们常说的“方便有多门”,但是“归元无二路”,回家的路是完全相同的。

在律上佛陀讲一个公案。说有一个比丘,这个比丘修四念处的时候,他一直不能够破坏他五阴的障碍。他随大众修苦行的时候,他的身心世界一直放不下。后来这个比丘很苦恼,就请问佛陀。当然佛陀是无所不知,佛陀叫阿难尊者去跟国王借皇宫。说你带这个比丘去住皇宫,住一夜。结果这个比丘在皇宫当中,在一个华丽的环境当中修一夜以后,证得阿罗汉果。换句话说,有些人在苦行当中生起出离,有些人必须在好的环境当中生起无常观。

所以佛陀在这个公案讲完以后说:悟道在心,不拘形骸。我们很难清楚地告诉你应该怎么回家,因为刚开始形成烦恼的过程每一个人都不同,所以你回家的路、过程不可能完全一样。你说,欸,你拜一千拜,我也拜一千拜。不必!这个法门适合他,不见得适合你。但是回到家以后却完全一样。佛法的修行很妙,刚开始的时候,他修唯识学,你修天台宗,你念佛求生净土,他走圣道门,方便有多门,但是成佛以后,大家所证的真如一如无二如。这个地方大家要体会一下,这个理事的圆融,理观、事修的一个相互关系。

喜欢净界法师【楞严王三昧】要义请大家收藏:dududu净界法师【楞严王三昧】要义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