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趣中文>穿越古代去扶贫全文免费阅读 > 第25章(第1页)

第25章(第1页)

就算刚刚开的地有点荒,不肥,但是肥料管够,养养就好了,反正官府规定,头三年不交税,后三年缴税一半,怎么算都不亏。

谢老三还记得旧时听老辈人讲古,人生有三苦,打铁划船磨豆腐,打铁的要力气,一直不得闲,最后活活累死。

划船的人家住在船上,没有自己的地,吃喝都指望当天的鱼货,有今天没明天的,所以苦。

磨豆腐是三更半夜就要起床干活,没有畜力,只能人背着磨转,比驴还不如。

而比这三样还苦的就是开荒了。

尤其是冬天开荒,天冷不说,土地上了冻,土层冻的硬了,一锄头头下去只有一道白印儿,震的手生疼,疼到骨头里。

还记得村里人说,宁愿去打铁磨豆腐,也不愿意冬天挖板地(硬成一块板)。

而且大家都没粮食,所以有典故,“要开荒先攒“开荒粮”,家里人勒紧裤腰带攒够了一缸“开荒粮”,满满一缸高梁米,才能开荒。”

而这次,自家没有出人,没有出粮食,眼看就要多十来亩地了,谢老三怎么想怎么高兴。

一转眼,冬至就要到了,一大早天还没亮,谢如方就将牛车整理得干干净净的。

谢老三带着儿子孙子先去山上自家祖坟地里,祭拜了祖先,由于整个谢家刚刚搬迁来不久,祖坟人还不多,所以谢老三很快就回来了。

然后谢如方带着两个弟弟将几个小假山景观,盆栽端放在牛车上,李麦穗和杨氏将几块腊肉,两只母鸡,两盆盆栽放在车上。

谢继宁穿着厚厚衣服,笨拙的走出来,手里抱着陶盆,里面有一个小小的炭炉,谢继平谢继岩眼巴巴的看着谢继宁,也不敢开口闹。

谢继宁转头安慰道:“冬至要到了,家里有糯米饭吃,你们就在家里,牛车拉不动你们一起,下一次我带你们去,明天回来,我给你们带来糖人好不好。”

眼看自家老爹要生气了,两人都飞快的点头,深怕晚了就被骂。

谢老三看着三个儿子将假山盆栽捆在牛车上,又不放心,自己亲自抱来稻草垫着,然后又回房报来一床被子,垫在牛车一边,回头交代二儿子谢如桐。

“冬至,你记得送东西去给你爷爷,带着平哥儿他们去给你爷爷磕头,你贤大伯家也要去一趟。”

谢老三想了想,又道:“陪你娘去看看你外婆,她年纪大了。”

谢如桐连连点头道:“爹,我记住了,你们一路上走慢点,天冷路滑,路不好。”

谢继宁在牛车侧面攀爬,衣服太厚,限制了发挥,谢如方将谢继宁抱上牛车,将陶盆固定好,自己在前面拉着牛车,掌握方向。

谢老三挥挥手教叫家里人天冷进屋,该干嘛干嘛去,自己背着手,跟着牛车往县城走。

板桥谢家湾位于济州下辖怀安县,怀安县内有一条济水江的支流麻线河经过,而谢家湾离怀安县城100多公里,走路要走上一天。

也就是说,谢继宁他们去一次县城,早上去,走得快,下午能到,走得慢,就要晚上才能到达。

谢继宁家的这牛正处于壮年,是谢老三看了又看,选了又选,精挑细选选出来的。

谢如方照顾得比较好,所以牛的耐力劳力都不错,但是因为是牛车,所以速度快不起来,一路上慢悠悠的。

谢继宁牛车做久了,已经锻炼出来了,对这种慢悠悠的速度无力吐槽了,还能拿出一本书来慢慢看。

想当年,绿皮火车的速度都被嫌弃,大家都喜欢的是高铁,但是现在,能有牛车,不用人力背,不用自己走,已经是村里数一数二的人家了。

人的底线是会慢慢降低的,谢继宁万般嫌弃,谢老三可不嫌弃,随随便便,说走就走的去县城,这是多少村里人羡慕的事情,许多人都没有去过县城呢。

就算谢老三还有谢如方,都还是因为谢继宁要到县城考试,谢如方陪同,才第一次到县城。

后面为了谢继宁的拜师,谢老三才在儿子的带领下去了县城,然后才挣了钱,买了家里的第二头牛和牛车的。

路上渐渐热闹起来,冬至要到了,去县城的人变多了,大家都是走这一条路,路窄只容的下一辆车行走。

有车的人按顺序沿着路走去,没车的人几个人同行,也有像谢老三这样,牛车用来拉东西,人走路的,大家都默契的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远不近,人多一起安全。

带小孩的绝无仅有,一路上,只遇到两辆超车的马车里才有小孩往县城去,所以大家都对牛车上的谢继宁侧目,然后大家都互相搭话,聊了起来。

一行人走到一半,前面的人选定了地方,那是路边的一小块宽地。大家都纷纷找好一块地方歇歇脚。

想着路远,谢老三决定休息半个时辰,人和牛都休息一下,谢继宁拉着牛,谢老三谢如方合力将牛车卸下,然后拿出草料喂牛。

谢继宁则是将陶盆抱下车去,往周边的山林里去找来木柴,天冷柴潮湿,谢如方翻动下面的柴,又从牛车上拿出半包松针,从炭盆上引火才烧着一堆火。

同行的人原本不打算生火的,只打算吃点干粮,喂一下牲口。看到谢继宁家生出火来,这才纷纷捡柴来分火,并且纷纷赞扬谢老三会想,谢老三又吹了一遍谢继宁的聪明,

谢继宁虽然听得害羞,却不打算阻挡谢老三的话,放现代来说,谢老三就是谢继宁的疯狂安利粉,吹牛就是扩大知名度,知名度是什么,知名度是流量,流量越大,越红,以后办事情都方便一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