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章王,太后不禁陷入了回忆。章王曾是太宗皇帝的嫡幼子,与魏永旭的祖父仁宗皇帝是亲兄弟。然而,因犯下过错,章王被贬为郡王。尽管如此,太宗皇帝仍念及手足之情,允许武邑王爵位传两代后再降级传爵。如今到了武邑王世子这一代,已是最后一代郡王了,下一代便只能降为国公甚至郡公。
仁宗皇帝临终前,仍念念不忘这个亲弟弟,嘱咐永延帝要照顾好他。永延帝自然不敢怠慢,因此武邑王一脉在永延一朝也算得上体面。但尽管如此,他们始终未能恢复亲王爵位,也没有能让武邑王爵位多传两代。
想到这里,太后不禁感慨万分。她看着魏永旭,叮嘱道:“皇帝,你要记住,作为君王,你的责任是照顾天下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对于有的宗室子弟,只要他们能有真本事,能力强的,你也可重用。”
魏永旭点头称是,微微笑了笑,温和地回应道:“是,儿子知道了。”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对太后的敬意,尽管他是皇帝,但在太后面前,他始终是那个孝顺的儿子。
他又担心太后因晋王的安危而过分忧虑,于是轻声安慰道:“阿娘放心,儿子会派遣金吾卫护卫阿哲,他们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之士,必定能够确保阿哲的安全。此外,我也会安排暗卫暗中保护,他们擅长隐蔽行动,能够应对各种突情况。阿哲在博州定能安然无恙,阿娘无需过分担忧。”
太后原本确实有些忧心,但听到魏永旭的这番话后,心中的忧虑也减轻了不少。
她知道皇帝的能力,也相信他会尽全力保护晋王的安全。
“好,你且去吧。”太后轻轻点了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对儿子的信任和支持。
解决了心头的一桩心事,魏永旭也稍微松了口气。他转身离开凤仪宫,心中却还在想着另一件事情——派叶怀安去博州的事情。他觉得这件事情应该同叶昭宁说一声,毕竟叶怀安是她的兄长。
于是,抬起脚来,朝着凤仪宫的方向走去。
凤仪宫中,叶昭宁正在同魏清萝说着话,两人的气氛十分融洽。
魏清萝此刻正满脸诚恳地对叶昭宁说道:“娘娘,臣女也有一些私房银子,虽然不多但也是臣女的一番心意。前两日臣女回家将东西清点了一下,又卖了一些饰,费了些时日,最后得了一千五百两。臣女便又求着父王给了一些,加起来一共是四千五百两。”
叶昭宁听后点了点头,赞赏道:“不论多少,都是心意。况且你这也不少了,你送去户部便是。”
魏清萝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小声道:“娘娘,如今女眷们的银两早都送到户部了,这一点银两臣女也不好意思去。所以能否请皇后娘娘代为转达?”
叶昭宁微笑着点头答应道:“好,那我让人送去。”
魏清萝见叶昭宁答应,顿时高兴得眉开眼笑。然而,她随即又有些失落地低下了头,轻声道:“娘娘,可惜臣女只是一个女子,只能捐献一些银子。若是臣女是个男子,一定去博州,哪怕只是给他们分粥食,也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叶昭宁没想到她竟然有这样的想法,心中不禁对她刮目相看。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她也看出来了魏清萝是一个聪慧、豁达的女子,而且格外与众不同。
她可能得益于武邑王和武邑王妃的教导方式。武邑王夫妇十分恩爱,生了两儿一女,魏清萝是中年才得的,因此对这个小女儿十分疼爱。他们并不奢求她能大富大贵,只希望她能富足安乐地过完一生。
所以,对她的教导并不像对其他贵女的那样严苛,要求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贤良淑德、相夫教子。
而是由着她学自己喜欢的东西、看自己感兴趣的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叶昭宁心中盘算着,或许让魏清萝见识更多的事情,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于是,她想了想后问道:“阿萝,你真的想去博州吗?”
魏清萝用力地点了点头,坚定地说道:“真的,臣女当然想。但是……”她说到这里,有些犹豫地低下了头。
叶昭宁看着她的样子,心中明白她的顾虑。她想了半天,觉得除了女扮男装这个方法外,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但是这个想法显然不现实,毕竟魏清萝如果长时间消失,光是武邑王夫妇那里就交代不过去。
最后,叶昭宁叹了口气道:“这有些不现实,不过阿萝你放心,等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带你去的。”
就在这时,魏永旭走进了凤仪宫。他刚好听到了叶昭宁的话,心中不禁一动。
其实这并无难办,正巧了,他要让武邑王世子去博州,可以魏清萝跟着他一起去博州,同时又不会让武邑王夫妇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