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砚没理会,给孩子换了衣裳又亲自把人送回家,与那孩子的父母道了歉,这事才算作罢。
等再回到书塾的时候宋澜已经在门口等着了,虽换过了衣裳,但头发还是有些湿哒哒的,踌躇不安地喊了一声:“少傅……”
梅砚看了他一眼,转身进了厨房给他熬姜汤,宋澜自然跟上去了。
“少傅没生气吧?”
梅砚叹了口气,没说自己生不生气,只道:“日后不与你带着这些孩子胡闹了,他们来书塾是读书的,如今书读了多少不知道,摸鱼撵狗的本事倒是学了一身。”
宋澜垂头应了,十分失落。
梅砚把姜汤递给他,想了想又说:“你要是没事儿做,带着东明玩去,他也闲得慌。”
宋澜的表情越发苦闷,摇头,“不行。”
“为什么?以前在盛京的时候,你不是最爱带着东明去逮麻雀?”
“东明他……”宋澜竟有些委屈,“东明已经三天没理我了。”
这下轮到梅砚一愣,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东明敢不理宋澜的画面,过了好半天才问:“这又是为什么?”
宋澜喝完一碗姜汤,略恢复了些精神,这才道:“前些时日,廖华家里给他说了门亲事,我只当闲话说给东明听了,谁知东明急了眼,一会儿问那姑娘是谁,一会儿问廖华是不是真的要与那姑娘成亲,一会儿又问廖华为什么没有一起来钱塘,然后就不理我了。”
宋澜退位以后并没有带廖华来钱塘,他依旧留在盛京当他的禁卫军总领。
梅砚恍然大悟一般,“嘶”了声才在宋澜对面坐下,思量道:“我竟没看出东明对廖华是这样的心思。”
是什么心思,两人自然心知肚明,宋澜笑了笑,“少傅一直把他当孩子,没看出来也正常。”
静默良久,梅砚若有所思地问:“那廖华是要娶那姑娘吗?”
宋澜摇摇头,压低了声音道:“刚来的书信,说他不愿成亲。”
不愿成亲,而不是不娶那姑娘,梅砚点点头,略明白了些。
于是提议:“郡主快要生了,过几日书塾休旬假,咱们回趟盛京,带上东明?”
宋澜还没来得及说好,就听见有人在外拍手称快。
——东明险些要把厨房的门晃下来。
第121章番外一·澜砚3
盛京城不愧冠了一个“盛”字。
即便行经风雨、历经战乱、目睹王朝更迭,也不曾有繁华落幕的时候。
宋澜与梅砚回来的时候已经又过了两个月,恰赶上这一年的年节,梅毓亲自到城门口接了他们。
梅砚见了兄长就问:“听说郡主已经生了?我们紧赶慢赶,竟还是没赶上。”
梅毓斥他一声:“你们赶上有什么用,又替不了鸾音。”
梅砚脸一红,竟被怼得哑口无言,末了是宋澜将他一揽了一下,维护道:“兄长何故要打趣少傅。”
梅毓面上含笑,见状倒不好再说什么,引着两人往府上去,路上说:“鸾音这一胎是个女孩儿,我本是要等你们回来替她取名的,谁知摄政王心急,说自己是孩子的小舅舅,怎么还不能给外甥女娶个名字了。”
宋澜眉头一跳,有些担忧地问:“他给我外甥女取的什么名字?”
“叫衔婵。”
“嚯!”宋澜蹦了一下,意外道,“宋南曛出息了。”
梅毓点头称是,可见是对自己女儿的名字十分满意,“陆大人也这么说。”
一路说笑,转眼就到了梅毓府上,梅衔婵生得粉雕玉琢一般,眉眼像宋鸾音,唇齿像梅毓,即便是婴儿模样,也已经看得出是个美人坯子。
几人看过了孩子,宋鸾音便问梅砚:“景怀,这次你们回来,过了年再走吧。”
梅砚失笑,“我原本也说回来过年,可青冥不愿意多待,我们年前便要走了。”
如今看来,对盛京城彻底没了留恋的不是梅砚,而是自小在盛京城长大的宋澜。
他幼时孤苦无依,在东宫之中步履维艰,真心相互的人都没得到好的结果,周晚凉、宋云川、周禾,到头来只有一个梅砚,且还为了他受了好大的一场罪。老实说,盛京城的记忆于宋澜而言并不十分美好,纵使有过叱咤风云的时刻,纵使有过鲜衣快马的时光,也都在后来的诸多事情中一一消磨了。
正如宋澜自己说的,他当初被立为太子并非自愿,登基为帝也是赶鸭子上架,这皇位本不是他的,但既然做了,便也尽力将这座江山守护得很好。
黎民动荡时,他可以是宋青冥,但更多的时候,他只是宋澜。如今是太平盛世,他只想放下朝廷的担子,和梅砚守拙归田园,过清闲散漫的日子。
梅砚深知宋澜心中所想,在这一点上全依着他来,如今听到梅毓问何时返程,梅砚也只是说:“还要待几日,说好了要去见见延生他们。”
梅毓却蹙了蹙眉:“你们若是要去见沈大人、杭大人,那自可以去见见,若是要见陆大人却并不着急。”
“为何?”
“陆大人自己递了折子,过了年便自请调任越州,兼任通议大夫,主理越州一带的科考事宜。”梅毓悠悠说,“越州离钱塘才几步路远?你们回去了自相见便是。”
“……越州?”
梅砚没说什么,宋澜却是一脸愕然地看着梅毓,诧异道:“兄长不是说笑呢吧,宋南曛会让陆延生走?”
“我也是这样问陆大人的,可陆大人说……”梅毓叹了口气,“说是快受不了摄政王了。”
梅砚与宋澜双双哑然,他们才离了盛京城几日,这世道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