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赵伯超反
552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侯景率领残兵来到晋陵县(江苏常州市),这里,他遇到了带领一万士兵在路边恭候的谢答仁。
“陛下,末将救驾来迟,还请降罪!”
谢答仁跪拜道。
“谢将军,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呀,何罪之有!”
侯景连忙把谢答仁扶起来,也不好意思自称为“朕”
。
侯景上下打量了谢答仁一番,叹道:“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你这种忠义无双的人,天下英雄没有不想得到的。
有你真是我的福分!”
二人寒暄后,迅速到吴郡(苏州市)落脚。
谢答仁、赵伯超二人之前不是率军出征刘神茂么?击败并把刘神茂送往建康后,没多久,二人就得知了建康沦陷、侯景出逃的消息。
“老赵,我打算北上迎接陛下,你怎么看?”
谢答仁问道。
“我?我嘛······”
赵伯超迟疑了一下,笑着说,“你北上去救陛下吧,我打算固守钱塘,经营好根据地,防止他人窃取。”
领导落难,下属有三种选择:一,积极营救,表示忠心;二,保持中立,什么也看不见听不清;三,积极和领导划清界限,投靠新主子。
抛开道德观念,只站在利益权衡的角度上来说,三种策略无所谓好坏,因为事前根本不知道结果。
谢答仁、赵伯超也是一时人杰,不然也不可能走上将帅的岗位,二人对时局的判断应该是大同小异的,都知道现在的侯景基本上是没戏了。
那么具体的选择就在于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了。
谢答仁是老革命了,为人忠厚持重,奉命看守萧纲的时候也是恭敬有礼,他只求无愧于心,一心一意做好分内工作。
此次侯景落难,谢答仁义不容辞选择了救援。
赵伯超嘛,咱们之前谈过,是一个出了名的投机主义者,跟萧渊明北伐时率先逃跑,跟萧纶勤王时又是带头逃跑,后来又威逼主战的萧确进入台城,最后投靠了侯景。
可以说,赵伯超的选择,每一步都是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
现在,侯景大势已去,对赵伯超来说,最合适的选择就是“弃暗投明”
,跟着萧绎。
谢答仁一出发,赵伯超即刻率兵占据了钱塘,并暗中和王僧辩、侯瑱保持联系,表示投降。
想要东山再起,仅仅靠吴郡之地是不够的。
听谢答仁说,赵伯超在钱塘经营,侯景表示要扩大革命根据地,将吴郡交给谢答仁后,他亲自带兵前往钱塘。
“陛下,赵伯超三心二意,我不太相信他,您一定要小心。”
谢答仁提醒。
侯景答道:“噢,这个你放心,我对他的为人也有所了解。”
侯景一边前进,一边派田迁去暗中侦察赵伯超的实际情况。
侯景一行来到嘉兴时,得到了一个坏消息。
“不好了陛下,赵伯超反了!
您可千万不要去钱塘,否则有去无回。”
田迁前来报告。
赵伯超和侯瑱的通讯,最终还是走漏了消息。
这也算是预料之中,既然钱塘不能去,那只能回吴郡了。
可惜,侯瑱已经不给侯景机会了。
四月十二日,就在折返吴郡的途中,侯瑱在松江追上了侯景。
怎么办?只能硬碰硬。
2松江之败
侯瑱拥有五千精锐胜利之师,侯景也不差,从谢答仁处得到补给后,他有两百艘战船,士兵三千人。
侯景拔出佩刀指向天空,高喊:“弟兄们,当初,我带着八百残兵就席卷江南,现在,咱们有三千人,对面这个侯瑱是反革命分子,我们今天就清理门户!”
“誓死捍卫陛下!
誓死捍卫革命!”
田迁举着长矛,带头高呼。
另一边,侯瑱也在动员,他对大家说:“对面这个人就是江南大乱的祸首,侯景杀害了你们多少家人,现在就是报仇雪恨的时候,跟我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