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说得好!”蓝习教激动地拍大腿而起。
虽然连子心很想说不认识这货,但还是挺直了腰杆。
其实她只是想表达,她不仅会做,更会吃!只有懂吃的人,才能做出能好的菜!
一个好吃货不一定能成为好厨师,但一个好厨师却一定是个好吃货!
大家才把鱼汤分完后,立时一个个又伸长了脖子等连子心的“对应菜”了。
连子心真觉得,这些人肯定是饿死鬼投胎。
其实这比赛也算接近尾声,多少食材做了多少东西,大家都看得到。
不过让人比较讶异的是,看起来食材较少的一班,最后居然比二班还多出一个菜来!
二班总共才四道菜,到第四回合的鲫鱼鲜汤就已经没有了,而一班还剩下两道菜!
本以为连灿这回出的是鲫鱼汤,一班肯定也要拿出鱼菜来对应,可他们却总不按常理出牌,这回端出来的是——蛇羹!
锅子里呈金色的蛇羹,羹液稀稠适中,浓香扑鼻,完全无须赘言,潜伏在肚中的馋虫蠢蠢欲动,不顾一切地往上爬,仿佛都在叫嚣着!
而连子心“出品”的东西,从未叫人失望过。
看了觉得好吃的东西,吃了只会更觉好吃,绝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其实蛇羹并非什么难做的菜品,但蛇羹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即是——配料繁复。
蛇肉味美,但其噪难言,所以要化去这股噪味,就需要用很多很多调料。
一般是辛香调味料,比方说生姜、八角、桂皮、陈皮、茴香、香叶、辣椒等等。
可这场野餐比赛,什么都不缺,就是缺调料,以上这些,统统没有。
那么在没有了这些调料的情况下,能不能做出不噪且味美的蛇羹呢?
答案是肯定的。
连子心再其中加入了两味香料,肉桂和紫苏,又放入了薇菜和景菜两种野菜,这都是去腥噪极好的东西,还用甜瓜、桃子调成了甜汁儿,最后还有马蹄爽勾芡,再加上对火候极好的把控,而且别忘了,这条竹篱蛇的品质非常之好,可是智舌评定的一星!
所以这一锅蛇羹,成功的突破了腥噪的牢笼!
这亦是烹饪中的一种技巧——合香。
食材本身虽有香味基质,但含量不足或单一,则可与其他原料或调料合烹。
例如,烹制动物食材,常要加入适量的植物性原料。如此,不仅在营养互补方面很有益处,而且还可以使各种香味基质在加热过程中融溶、扬溢,散发出更丰富的复合香味。
习教们品尝过后,也是惊喜过望。
“这蛇肉炖得奇烂无比,入口即化,蛇肉的噪没有了,只突出了浓郁的鲜,甜辣甜辣的,爽滑可口,能在这种条件下把蛇羹做到这种境界不简单,或许我都做不到。”
“我也真不知该如何夸你了……就是好吃!”
“起皮片蛇肉,砧板现功夫,只能说你的刀功已经很了得。”
“做羹要讲究火候,火候不到,众口难调,火候过了,事情就焦,做人也是这样。所以这蛇羹,考的不仅是耐性火候,更是厨师功夫的深浅!”
连子心再次被夸成了一朵花儿,众人蜂拥而上,每人分得“一杯羹”。
这蛇羹的美味让大家沉浸其中,除了一阵阵的吸吮声,再也没有其他的声响。
连灿尝了蛇羹后,很是沮丧,他知道这回可能又输了。
“虽然二班已经没有比赛的菜了,但我们还有一个,也不能浪费不是?就让大家一起品尝,也算是对这个比赛的一个总结吧。”
连子心说道,朝连子荣点了点头,然后就见他起身走向溪边去。
就在大家都好奇他去做什么的时候,他很快转身回来了,手中多了一个锅子。
打开来,拿出两盘片好的鱼片。
原来,之前是把这生鱼片拿到溪水中去浸着了。
天气炎热,鱼肉最是容易坏掉,若不找个荫凉处放起来待到前面这些菜都品尝完了,这生鱼片就算还能入口,也定然不新鲜了。
也难为他们能想出把鱼片冰在溪水中这个主意。
黑鱼,是乌鳢的俗称,也可叫做乌鱼。
这是一种生性凶猛的鱼类,个体大,骨刺少,含肉率高,营养丰富,比鸡、牛肉所含的蛋白质还要高。作为药用,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功效,一般做外科手术后,都喜欢用黑鱼来炖汤,因为食用黑鱼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早在二千年前,黑鱼就被《神农本草经》与石蜜、蜂子、蜜蜡(蜂胶)、牡蛎、龟甲、桑蜱蛸、海蛤、文蛤、鲤鱼等列为虫鱼上品。
看到这生鱼片,乌习教就问了:“黑鱼一般来说,炖汤、红烧或做成酸菜鱼是最好的,你们是咋想的要做成鱼脍?”
鱼脍即是指生鱼片,又称鱼生,古称脍或鲙,是以新鲜的鱼贝类生切成片,蘸调味料食用的方法。
“对啊,这黑鱼鱼脍还是头次见,好吃吗?而且你们有调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