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正式开始学拳的时候,程舟一直对练武存在某种憧憬,这份憧憬根植于童年记忆,是小说大家们用纸笔营造的浪漫。
在武侠的世界里,得刀忘刀、人刀合一,可臻至天下不败,一剑成于招未出手之先,神留于招已出手之后,以至刚为至柔,以不变为变……
这里的人们有气感氤氲于丹田,暖流游走在经脉,凭借轻功来与风竞,与日月同行,眼神可以化刀,绣口一吐便成剑气。
而对于这些奇思异想,做师傅的杨道人只觉得无奈,他在每天的教学日常里,加急了几次当头棒喝,一点一滴地将程舟脑子里装满的水倒空,从云端拉回地面。
“习武之人,强身健体,哪有那么多玄之又玄的东西。”
“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打赢的站立,输了的躺下。”
“力气来自人身,于躯干肢体。”
“哪天你要连眼神念头都练出力来,不用怀疑,定是了癔症,产生幻觉,跟白莲教那伙人差不多。”
当今世上的武术练法,无论是南拳也好,北腿也罢,都是依托于人体,从“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着手,追求练筋、练骨、练皮、练气,四练大成的成就。
各方势力在练功步骤上或有不同,不同门派在技法理念上或有分歧,甚至同一门拳术,在不同的人手里打出来,都会凸出自己的风采。
当练武之人达到足够的高度时,练出的劲力、特征,却不会有本质上的差异。
无非是有的人自娘胎里带来的资质差了,有的人后天太过疲懒或者受过终身性损伤,怎么也摸不到这些个世界纪录的门槛。
而且,这四项记录没有前后顺序、高低贵贱之别,随便成就哪一个,都能被尊称一句大拳师,威风個数十年,名声响彻黑白两道。
像白少廷这样,肌肤如金蝉感应,能借助微风流动的方向,辨别对手招路,就是“练皮大成”的标志。
此时的他,皮肤坚韧程度胜过犀革,蜕变出全新的器官功能,练出一股细腻的听劲,充当浑身上下的警报系统。
仿佛推开了一扇感知新世界的窗户,连周围环境的细微波动都清晰可辨,从而洞察敌人运劲的力度与方向。
这是触感的极致强化,使得心灵警兆更为精准,即便身处黑暗的空间,也能行走无碍。
这样的本领,在道教典籍里,被誉为“水火仙衣”,而其他三项大成,也有着专属名字——“金肌玉络”,“汞血银髓”,“周天吐纳”。
作为广府有名的浪荡子,白少廷八岁开始就沉溺在脂粉堆,被温柔乡耗掉了不少元气。
他在形意门学得蝎子拳精髓后,练习不可谓不刻苦,然受限于身体条件,一直蹉跎在练皮大成的门前,尔后凭借内务府的那份机缘,才得以脱胎换骨、重获新生。
他本来是想把这个境界的本领一直藏匿下去,用以暗算情敌黄飞鸿,或者给出奇制胜,给心仪的两大美人儿一个“惊喜”。
现在嘛,他唯一念头,就是赶紧将铁马骝打死!
白少廷手脚利落至极,游刃有余地接住连环快拳,更寻到间隙,上打下踩,右脚高高抬起,猛然戳向对手脚趾。
踩脚趾,简单毒辣,且行之有效,令程舟下意识双足力,整个身子倒退向后。
白少廷一脚踩空,直接在落地处戳出一个深陷的洞口,泥沙碎石飞溅,地面微微颤动,可见用力之大。
借着碰撞时的反作用力,他猛然又是一个旋身侧踢,旁边的严振东瞅见机会,也强提气力,一拳砸落配合。
节奏被打断的程舟,不得不双臂上抬,出自下而上的甩击。
嘭!!
拳头与拳头正面相对,拳头与脚掌直接碰撞,三个人的身体同时一震。
程舟遭到夹击,受力更重,不得不再退,右手更是隐隐麻。
严振东反应慢了一拍,没有及时上前,只有白少廷第一时间开始乘胜追击。
他的身体浑若无骨,重心随时切换,手可以当成腿,腿可以当成手,拳打与脚踢轮流交替,仿佛一个旋转的陀螺,把各个部位都变成了蝎子的尾刺。
古今中外,蝎子的战术,虽不见诸兵书,却一再被化用着,遇有攻击,就灵活走位,钳子或闪或挡,找到机会,再甩尾刺狠狠蛰上一计。
程舟一步退,步步退,连退十步,终被逼到了墙角,无路可退,早前严振东的困境,即将轮到他头上。
这个时候,他眼中的神采一下子暗淡了许多,不是恐惧沮丧,而是失望取代了兴奋,就像一个喜新厌旧的渣男,在面对玩腻的床伴。